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计安南(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年汉子,见的战舰上不是红头发绿眼睛的洋人,而是说的一口好听的京片子的同胞,已大致猜出是南洋海军新招募的兵丁,早已没了之前的紧张和不安,他可不知道对方腰间系着的红带子代表着什么,语气轻松的道:“军爷,咱们上海可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码头,军爷要什么酒,但说无妨,不管是大清的,还是西洋的,咱们上海都有。”

    “呵,口气还挺大的。”达海轻笑道:“蒙古有名的‘闷倒驴’,有没有?”

    闷倒驴?这是什么酒?船家还真是没听说过,当即憨厚的一笑,“军爷这可是难住小人了,这酒小的可没听说过。”

    达海在船上闷的无聊,听他说话口气大,本就是有意刁难,当即就笑道:“瞧你这话说的满满的,居然连大名鼎鼎的‘闷倒驴’都没有,也罢,爷不为难你,明日送些烈酒过来,银子少不了你的,可成?”

    那船家正要答应,一边小船上一个五十左右的老者却是呵斥道:“傅老六,严禁贩酒上船,你不知道?”

    听的呵斥,傅老六连忙讪讪的道:“军爷,小的讨活不容易,还望军爷见谅。”

    见那老头坏了自己的事,达海忍不住高声喝骂道:“兀那老头,我自买酒,与你何干?严禁贩烈酒上船,这又是谁的令?”

    那老者也不清楚战舰上这些人的身份,听的喝骂,不以为意的道:“这是南洋提督,一等子爵,易爵爷的命令,咱们可还指靠着元奇吃饭,还请军爷海涵则个。”

    一听是易知足的命令,达海不由一楞,在天津就见识过易知足的厉害,他可不想触这个霉头,当即悻悻的骂了句,“什么鸟命令?”转过身来,见的肃顺就立在他身后,不由的吓了一跳,连忙道:“六爷怎的也出来了。”

    肃顺本就在甲板上,听的这边动静才过来,探身看了下面一眼,他才开口道:“小心祸从口出。”

    “六爷训的是。”达海边说边抱怨道:“也不知道易军门是如何想的,都到上海了,偏偏不让咱们上岸缓缓,竟然连酒有不准卖给咱们,这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军门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深意。”肃顺缓声道:“你可知道从英吉利承战舰来咱大清,需要多长时间?短则四五个月,长则半年,咱们这在海上才呆了几天?海军的饷银比八旗绿营都高,可不是没有原委的。”

    那么长时间?达海一楞,随即试探道:“六爷,咱们在这里要停留几天?”

    “可能会有几日。”肃顺道:“惠亲王去了上海,估摸着没有三五天,咱们动不了身。”

    肃顺猜测的相当准,一直到第四天,惠亲王绵愉、易知足二人才乘船前来,舰队随即起航,一路南下,绵愉站在甲板上遥望着岸边景色,心里很是感慨,在上海短短不过几日,他却感觉的到上海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尤其是苏州河以北,大规模的平整土地修筑河提,那万人涌动的宏大劳动场面,实是他生平仅见,他想象不出修通了铁路之后的上海会是何种光景。

    易知足缓步踱到他身边,含笑道:“王爷不会是担心晕船吧?”

    “本王已经习惯了。”绵愉说着转过身来,随意的问道:“多长时间能到定海?”

    “上海至定海,不到百五十海里,以舰队的速度,一日夜可至。”易知足道:“明日清晨,就能抵达定海外洋。”

    “那倒是挺方便的。”绵愉说着话头一转,“安南战局,国城是如何安排的?”

    “甲板上风大,还是回船舱罢。”易知足说着伸手道:“王爷请——。”

    回到官厅,待的绵愉将一众人屛退,易知足这才道:“自秦汉以来,直至元明,屡屡征讨安南,都可谓是得不偿失,王爷认为,原因何在?”

    “你倒是考较起本王来了?”绵愉说着沉吟了片刻,才道:“安南偏远,大军远征,劳师糜饷,不宜久战,安南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是以屡屡反叛。”

    “在下窃以为,安南民风彪悍,气候潮湿炎热,才是主要原因。”易知足毫不客气的道。

    绵愉有些意外的道:“与气候何干?”

    “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易知足道:“安南气候潮湿,弓弦难以保养,极易受潮变软,失去远程打击能力,中原军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战力,而近战,无疑是极大的增加伤亡,加之安南民风彪悍,历朝经制之师在安南都难以常驻。”

    “有道理!”绵愉笑道:“看来国城对于安南有着极为详细的了解。”

    “安南反复无常,王爷若想一劳永逸,让安南彻底长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