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也很喜人,玉米已经成熟,挂在杆上特别漂亮,整齐排列,各个苞谷都是大个子,一看就是大丰收的感觉。
“乡亲们基本上都是这样,就算最差的,也比往年种植的其他品种玉米收成好。”
“去年我们这边亩产450公斤,最高的700公斤顶到天了,今年随便估计,实验田产量绝对超过1000公斤!”
“大寨乡不是还有其他农民种普通玉米嘛,他们看到我们田里,全都羡慕的流口水,说明年开春也换成我们一样的品种。”
杨德胜介绍着,这是来自一线农村的第一手信息,非常宝贵。
陆佳丽和罗乡长在旁边观察了半天,简单商量,确定道:“这块地不算最好,也不算最差,中等偏上吧。”
杨顺和陆老也点点头:“就这块吧,罗乡长赶快把收割机调过来。”
今天准备趁热打铁,丈量,收割,再加脱粒,称重,大家打算全部让首长亲眼目睹。
至于成绩,没必要追求最高产量,杨顺不希望戴上袁老那样的枷锁,陆老也不打算轻易对外公布详情,能隐瞒就隐瞒。
等收割机等机械开过来等好,首长下午两点赶到,当真没有浪费一分钟时间。
省里市里的几套领导班子全部跟在后面,媒体电视台也跟着,幸好路边几排大树,有阴凉位置可以躲。
但首长推开了身边人打起的伞,从罗乡长手里接过来一顶草帽,然后拉着杨顺,又对陆老说道:“我们几个下田看看。”
玉米地不是稻田,地面是干燥的,走肯定没问题。
首长不听身边人劝告,穿着短袖衬衣,西裤皮鞋,直接往玉米地里踩,走在通道中。
杨顺和陆老一左一右,他顺便驱散四周的蚊虫,倒也顺利。
边走边聊,陆老介绍基本情况,看了这块选中的田,首长亲自确认没有掺假,不是什么假插玉米,私自堆积之类的,这才回来,让收割机开动。
阳光很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