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五章 升级换地图(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青突如其来的建议不置可否:“北京有个电影节了,大学生电影节。”

    苏长青当然知道这个电影节,差不多和上海电影节前后时间创办的,主办方是北京师范大学,宗旨是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

    当时的大学生是绝对的天之骄子,他们办一个电影节的要求得到各方满足,不过这个电影节比较小众,也不是国际的,有个鸟用?

    冯导是历届电影节上最牛逼的人,这几年最受欢迎的男演员是葛忧,获奖三次,最受欢迎的女演员是小师妹赵薇薇,也获奖三次。

    自娱自乐也挺好的,但这样的电影节不是苏长青想要的。

    听完苏长青办一个齐肩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宏愿后,韩厂长也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北京的确需要一个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不过这是个很花钱的事,前期见不得效益,是个得长期投入的事。”

    苏长青当然明白这个,任何事都开头难,白投个十亿八亿做前期很正常:“资金我可以想办法解决,关键是先得由合适的部门牵头主办才行。”

    他有钱,办大事也不在乎投入,有些事别计较短期得失,得放眼未来,只要电影节搞起来什么都好办。

    而合适的牵头部门,当然包括中影。

    中影掌握着国内行,尤其是国外影片的引进权,最适合办市场搞利益交换。

    韩厂长也没客气:“你和我说话也转弯抹角了?”

    苏长青呵呵笑:“我是不敢显得指手划脚,这事得你们这个层次的人先做决策,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才好摇旗呐喊。”

    韩厂长沉吟了片刻才说:“搞电影节的事我也想过,现在时机比原来成熟了许多,你可不是平头百姓,作为世界级大导演,倒是可以先倡导这件事,具体我们回来再谈吧。”

    现在他掌舵中影,时机当然比原来成熟了。

    苏长青也不藏掖:“那我就趁着这次戛纳之行多方考察,在管理和运营上能与其他电影节达成战略合作是一条最快的展途径。”

    “如果不介意成本的话,的确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