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名,这些衙差多半都能够从当事人手里拿到一些赏钱。
  除了这些当事人的赏钱之外,这些人中试的消息还会飞快传回故乡,到时候其故乡的衙门,还要赶回他们家兄报喜一次,这又能拿到一些外快。
  礼部第一声唱名之后,东华门外拥挤的人们,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一个一身白衣的年轻学子,听到这声唱名之后,立刻脸色灰败,转头对着身边的同伴叹息道:“今岁明经,竟然只取了九十一人,你我兄弟想要中试,怕是千难万难了……”
  在场之人,不少出了跟他一样的叹息。
  往年明经科,通常取二百人左右,有时候多了,甚至能取三百人以上,大周开国二百年,很少有哪年明经科人数低于一百的。
  今年就低于了一百,仅有九十一人。
  听到白衣书生的叹息之后,他的同伴也叹了口气,感慨道:“只取九十一人,那今年的明经便比往年的明经值钱一些了,最起码补缺的时候,不至于等上个两三年。”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之中,看出了一些无奈。
  这两个人,很清楚自己的水平,如果今年的明经在三百人左右,他们还是很有机会中明经的,但是只取不到百人,便很难有他们两个人的机会。
  那礼部的官员唱名不停,很快从九十一名,唱道了红榜最上面的几个人。
  “越州冯石龙,中明经第二名…”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