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陈泾,明经第一名……”
  越州与苏州两地,都是科考大州,每一年的常科,都少不了这两个地方的人。
  终于,念完了红榜,东华门外悬挂的红榜彻底张榜,九十一个人的名字,籍贯,出生日期,所在书院等等信息,统统记录在上。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科相对进士科来说难度不高,因此榜上有不少承平年间出生的年轻人,最年轻的一个,只有十九岁。
  此时此刻,不少国子监编撰司的“记者”,正挤在东华门最前面,努力把这九十一个人的名字以及其他信息,统统记下来,准备印在下一期的长安风上。
  念完了红榜之后,那个负责唱名的礼部衙差,看了一眼四周拥堵的人群,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道:“取贡士金榜!”
  这话一出,东华门外立刻安静了下来。
  相比于红榜的明经来说,进士科中试的进士,才是重中之重!
  中明经虽然也能做官,甚至如果本是足够,做到六部尚书,也不是全然不可能,但是相对于进士科的进士来说,明经的身份就要低上不少了。
  朝廷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非翰林不入政事堂。
  只有进士科的进士,才有机会进入翰林院,也就是说,明经的天花板就是六部尚书,不可能拜相。
  而六部尚书这个位置,也只是理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