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有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随军讲官,天天讲理!(求月票,求订阅)(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头都晕了——考进士都没那么难!

    “对!”赵鼎重重点头。

    问题虽然难,但答案是唯一的!

    必须说“对”,要不然就没官可当了,说不定还会没命!

    赵楷又问:“既然这道理又简单,又是对的......那为什么过去没有实行?”

    这个......

    赵鼎那么大学问的学霸都回答不了了。

    其实大宋这个国向来就不喜欢简单而且易行的道理,非得整些奇奇怪怪的路数,弄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譬如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变法?富国强兵?其实不对,变法之前宋朝也挺富,全世界没有更富的了。当然了,富无止境,想多捞点也没什么。

    可实际上那场变法真正的目的还是强兵。当时西夏崛起,不但脱离大宋统治闹了独立,还不断入侵大宋西陲。而辽国也跟着趁火打劫,不断提出增加随便和割占土地的要求。

    但是......军事问题,靠经济改革真的能圆满解决吗?

    军事太弱,难道不应该先考虑“选良将、练精兵”,如果现财政不能支持“选将练兵”,再考虑捞钱、节支或是拿出官田来分。

    总之,“选良将、练精兵”应该摆在第一位啊!

    哪怕大宋以文御武,不相信武将......那也该派个真正知兵,而且又能任事的文官重臣,去负责替朝廷练兵啊!

    最好能训练一支可以为朝廷牢牢掌握的新军!有个十万八万的,即便灭不了西贼,也狠狠教训他们几回,以换取西陲边境的长治久安吧?

    可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直到宣和北伐时为止,从来没有人提及此事......最离谱的是,在确定“联金灭辽”之国策的重和元年(1118年)后,大宋朝廷也没想过训练一支新锐之兵去执行联金灭辽之策。

    要知道当时的大宋正“丰亨豫大”呢,练兵的钱还是有的!

    看到赵鼎不言语,赵楷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