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绉绉的说道:「如今的朝廷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大明朝恰似一个婴儿,嗷嗷待哺,朕正值用人之际。
可看看朕的朝臣吧,文官贪腐,武将怕死,夫天下之大,四海之众,朕竟找不到一个可用之人。
朕不愿做那亡国之君,纵使前路有万险千难,朕亦必当殚精竭虑,兴国救难,为我大明重开日月,李将军足智多谋,雄才大略,当得大用。
俗言讲,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朕,视李卿为伯乐,李卿就不愿辅佐朕开创一番璀璨无双的新明盛世吗?」李岩眼睛湿润了,真的湿润了。
民间中流传一句俗话:「我们只知道贼吃肉,却看不到贼挨打」,每个人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当皇帝光鲜的一面,却不知道他背后付出了多大的艰辛。
做皇帝难,做一个好皇帝更难,做一个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好皇帝更是难上加难。
曾几何时,自己亦感叹命运不公,空有满腹经纶,空有报国之心,可惜无用武之地。
读书人多年求学四方,不正是希望将来遇到赏识自己的明君,可以为国效忠,为民造福吗?李岩三度跪倒在地。
「陛下,陛下言重了,臣李岩乃一介举子,又有从反之污点,如今能得陛下宽宏前罪已是大恩,却被陛下认为大学士,陛下之胸襟,堪比唐宗宋祖也,臣李岩唯有尽心王事,舍身为国,方能偿还一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岩郑重地行了大礼。
王克非向前两步,亲手将李岩扶起。
「爱卿平身。
先贤早有训示,为君者,当有直臣辅佐,方为明君。
多年来,朕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一直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啊!有李卿辅佐,朕,何愁江山不兴?」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
十几年的战乱、天灾、瘟疫,弄得百姓水深火热,放眼天下,死气沉沉,大明王朝危如累卵。
是时注入新的血液了。
而收
-->>(第19/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