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李岩,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
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大明帝国复兴的道路还很漫长,还须要万众前赴后继,迎接新挑战,战胜新困难,在千难万险的「长征"中,走出新的辉煌。
……「陛下,臣言愚见之前,先讲一个故事:「将一只青蛙放于温水锅中,盖之。
锅下燃火,起初,青蛙喜温水,只顾享受温水之舒适,并无意识其困境凶险。
然火势渐长,锅中之水温逐步升高,待水温已是开水时,青蛙便想逃脱,却为时已晚」被王克非誉为明版的「隆中对」,就这样在乾清宫的午后展开了。
为了更便于直观明了的交流,王克非严令李岩改用白话文,并要求他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并恕其一切无罪。
「愚臣以为,当今的大明,就如同那只青蛙。
但凡有突变之事件,尚足以引起警惕;而真正置人于死地的,是那锅温水,它恒定不变的温度会让朝廷错以为一切如初,当真正的变化来临之时,朝廷已无应对的能力。
太祖皇帝立国至今,已近三百载,四夷慑服,吏治清明,内不愧于百姓,外不辱于敌寇。
然此一时彼一时也,岂可同哉?现在之大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均已存在的种种弊端,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俗话讲,重疾需下猛药,响鼓不敲夯锤。
要么壮士断腕,要么坐以待毙。
陛下当务之急,应当稳住民心,赈灾放粮,民心所向之处,方为立国之本。
奈何,要想解决一切,皆需要「钱粮」二字,臣虽不在官场,但亦知国家税赋入不敷出。
若要解开此结,需先弄清缘由,臣以为当今天下的衰乱,是由以下多方面造成的:首者,乃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
此,最为严重。
臣生于布衣,常年跟随闯王左右,行遍南北,亲身感受到官场之贪腐,民生之疾苦,这一切,皆源于土地兼并
-->>(第20/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