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自在逍遥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八章 天炼法器、针锋相对(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的字样。

    这是孙圣的见解。

    他是要以孙圣来对抗孔孟二圣的地位。

    荀圣,是地位极为特殊的一位人物。

    十五始出游齐国,在当时号称全天下思想中心的稷下学宫三次出任祭酒。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孙圣则是提出了“礼”、“法”二字。

    善恶之辩、天人之辩、名实之辩、王霸之辩,这几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辩论可以说全是因他而起。

    韩非、李斯同出门下,甚至可以说,法家也就是在他手中最终成型。

    针对亚圣的“法先王”,他更是直接表明上古三代的“先王”时代久远,事迹简略,远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

    “后王”者,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统治。

    而“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

    “法后王”三字一落下,陈浮生便感觉文思泉涌,似乎隐隐把握到了学贯儒法两家的孙圣的某种精神。

    心有所悟,陈浮生立刻便感觉笔锋一轻。到贡院对自己的压制忽然就放松了下来。

    切身感受到效果的陈浮生不由一阵大喜,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是正确。

    更是奋笔疾书,然后贡院之中那浩瀚的文气以及积累了千年的圣贤精神却是活跃起来,与他建立起了某种练习。

    识海之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了修为在身,识海之中除了那一棵象征着本我意识的大树以及树上悬挂的六色光轮、书籍以及那一只巨蚌外别无一物,一片光秃秃的识海瞬间如同潮水般涌进来海量文气,将识海填充地满满当当,只欲炸裂。

    识海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股莫大的危机,原本相互压制的几件物事同时放开了对于彼此的钳制,一同用力将识海稳定下来。

    然后识海便开始了急剧的扩张,一倍,二倍,三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