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二章 潼关(五)(第3/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退,是八旗满洲兵马东面长枪利斧,是孙思克的拒马枪阵,前进,也不过就是流贼们的滚木礌石,况且,滚木礌石也不是随时都有,万一要是咱们祖坟头上有那根蒿子,不该咱们死,该着咱们升官发财呢?想到此处,清军士兵们咬着牙,齐声发喊。

    “杀!”

    “杀进潼关城,三日不封刀!”

    也许是山坡上几道壕沟矮墙内堆积的滚木礌石已经在刚才的一轮攻击之中消耗的差不多了,这一次的攻击,清军士兵们很顺利便冲上了山坡!

    “起!”

    一声嘹亮的唢呐声响起。第一道壕沟和矮墙后面,有人大喝一声,发出一道命令。紧接着,沿着齐胸高的矮墙,瞬间冒出了密密麻麻的人头。近千名弓箭手拉开硬弓,闪着幽暗蓝光的箭簇冷森森的瞄准着努力向山上冲来的人群。

    守卫潼关的部队,都是大顺军中的原农民军嫡系部队。即便不是闯营的旧部基本盘,也是来自于曹营或者是回革五营的部队。装备、战斗力自不必说。这些弓箭手,手中的硬弓,三分之一都是历年来从南中商人手中买来的铜臂铁胎弓,余者一半上下是若水道长在殷商故地所获野牛的牛角制成的上好角弓。这些野牛角,较之中原的黄牛角、水牛角尺寸大了不少,骨质更是上选。制成硬弓,的确是上上之选。这些硬弓虽然在南粤军中只能是用来做狩猎工具和装备民兵、配发给垦荒移民使用,但是,在冷热兵器并用的大顺军眼里,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东西!箭簇、箭羽也是一时之上选。完全按照大明开国时对军器打造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的制造工艺流程。这一点,山上的顺军和山下的清军一样,都是严格继承和执行了朱元璋父子的标准。

    “放箭!”

    第一道胸墙后面,大顺军军官手中宝剑一挥,顿时,耳中“蹦蹦”声响个不停。近千张硬弓向山坡上的清军倾泻出第一拨箭矢!瞬间,天空中仿佛都暗了一下!

    在山坡上冲在最前面的数百名清军官兵暗自在心中叫了一声:“苦也!”这如

-->>(第3/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