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八章 诱其冒进逼其分兵!(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一层阴霾之色。

    “明军声势浩大,且又有南蛮不断海运粮饷器械到此,使得明军不虞粮饷短缺,士气高涨兵势极壮,届时锦州之战。定有一场苦战。明国还好,我大清却输不起,输则有灭族之祸,如何应对,众卿一一道来。”

    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久在前线。最知道锦州当地的情形。

    几次接战下来,虽然明军不曾攻破长壕进抵锦州,但是负责围困锦州的清军明显感觉到,眼前的明军与往常的明军大不相同。就连一贯是出工不出力的关宁军,也是打得极为狠辣,几次几乎被他们冲破营垒,直逼锦州。

    二人都希望皇上尽快派出援军,总兵力最好不要少于十万,特别济尔哈朗更建议皇太极御驾亲征。

    他说道:“我军盘据锦昌堡,乳峰山一带。前有明营,后有锦州之敌,此为腹背受敌之势。洪承畴几次往救,每每自南山向北开炮,祖大寿则从锦州城头向南开炮。奴才麾下健儿如何以血肉之躯抵挡炮子?何况,洪承畴那蛮子,更有重达三十斤的炮弹,一发过来,登时便是一片血肉模糊!我军前后被击,无地容身。然不扎营二处。又无围困之势。现明师倾国而来,前线大军,兵力不敷使用,形势非常凶险!此战关乎大清国运。奴才恳请皇上。御驾亲征。”

    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此时四十余岁,在清国素有处变不惊,有勇有谋。谨慎稳重之议,他都这样说,显然锦州之势,确实危急。

    不过他要求皇上御驾亲征,还要求锦州兵力不得少于明军,在殿中各臣看来,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

    毕竟清国自崛起后,向来是以少胜多,一万兵力对阵明军三、五万是等闲,他要求前线总兵力不要少于十万,这是什么意思?

    何况,前线兵力不少于十万,说得简单,十万兵马,便是要八旗扫地出战,而且还要有至少倍数的包衣阿哈前往,这么多的兵力,马匹骆驼,黄太吉拿得出那么多的粮草吗?

    大明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又有南蛮以海船大量运输粮食,便是有再多的兵马聚集一处也能养活得起,大清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今时不同往日,明军战力不可小视。我大清兵围困锦州来,攻打锦州,松山,杏山各城不下百次,红夷炮狠打,挖掘地道,火药炸城,明军都死战不退。辽人守辽土,他们奋战之心,不会少于我大清勇士。现在十数万精锐到来,更有大批粮饷在,军功赏赐当即便可兑现,士气之旺盛,乃奴才多年征战所未见。如此之强悍明军,岂可等闲视之?要知道输了,我大清就有亡国之忧,怎可轻慢小视?”

    多尔衮的最后几句话,算是切中要害。明军如此疯狂的作战,从意志到士气都是前所未见,其根源便是在于辽人守辽土和粮饷充足,军功赏赐当场兑现这两句话。

    大明边军的斩首功次,一向赏赐丰厚,特别对东奴北虏更是如此,正德年间曾议定,一人独斩首级一颗,着升实授一级,三人共斩一颗,为首者升署一级,为从者给赏银财帛。

    便是二人共斩幼小贼首级一颗,也就是不到十五岁小鞑子,为首者都可以升署一级,为从者量赏。不愿升者,每实授一级赏银五十两,署职二十两。斩杀妇女与儿童,也一样署职给赏,不过要砍到四颗脑袋。

    到了嘉靖年间,斩首一颗者,除升实授一级外,又赏银三十两,所得马匹等物,尽给本人。隆庆年更题准,与大众达贼血战,能临阵斩获首级一颗者,超升二级,不愿升者,赏银一百两,所获马牛货物尽给本人。

    除首级外,大明还有头功、奇功等分别,此并不看首级,只看敌之多寡、捷之大小。阵前当先、殿后、斩将搴旗、擒斩贼首等,都算奇功。上等者,拟升,次等者。拟赏。学生万万岁

    现在大明的功次,是仿嘉靖例,斩首一级,升实授一级。再赏银三十两。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便曾多次看到,明军作战之时,将领从中军命亲兵抬出数口箩筐,内中满是用红色桑皮纸包裹的银元等物,在众军面前一一掰开,那些亮晶晶光闪闪的银元在初春的阳光下夺人二目。只要有一颗剃发留辫的人头拎来,当即便有赏钱可以领取。而若是畏缩不前,像往常那样,一触即溃,也有一件好东西相赠,那就是担任督战队的家丁手中雪亮的大刀片。一边是白花花的银子,一面是雪亮锋利的督战队大刀,在这样巨大诱惑面前,那些普通营兵的战斗力立刻爆发,其疯狂敢战的态势不亚于家丁。

    而关宁军之所以从之前的出工不出力,一夜之间变成了英勇杀敌的好汉,其原因就在于辽人守辽土这五个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