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位自恋狂皇帝却也抵挡不住经济金融规律,他铸造的这些变态钱,都被民间商人收集起来拿去铸造铜器了。
如今多尔衮面对的局面也是如此。铸造发行的大量顺治通宝,被官绅商人们或是熔炼了铸造铜器发售牟取暴利,或是将通宝同南中商人兑换成银元,他们私下里的话倒也实在:“谁知道哪天国公爷的大军打了过来?通宝这东西既是罪证,携带起来又十分沉重。哪里比得上国公爷的银元来得便当?!”
至于说交税,交钱粮,那就是跑马崇祯的最大战场了!假设遇到了八旗官员亲自来收税,或者是遇到了那些还比较尽忠王事的清廉官员,那么,各种各样的劣质银子,散碎银子就派上了用场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打死都不用币值高、市场欢迎、购买力强的南中通宝和银元缴纳税赋钱粮!
“那,我们为什么不改弦更张,不征收银钱,只征收实物呢?粮食,草料,柴炭,豆料。一律征收实物以供应军需!”
宁完我听完了索尼的诉苦,也是皱着眉头,想了好久,才说出了这么一个看似既笨拙又十分消耗人力的办法。
“征收实物?”索尼又是一脸吃了大便的神情。“你宁大人以为下面的官员将领们没打过这个主意?一样没办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千百年来官绅阶层保护自己利益的不二法门。除了这一招之外,他们还有另外一招,就是故意把经念歪了,让政策法规在执行过程中走样。
比如说,清军的一些官员将领要求他们缴纳实物来满足军需,能够抵制的,他们就采取各种手段软磨硬泡。如果实在是遇到了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瓜蛋子,他们就用另外一种手段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将用来缴纳军粮的南中稻米之中掺杂大量沙子,反正是宁死不交小麦。小麦,按照南中商人给出的收购价格,一斤麦子换两斤稻米。官绅们从南中商人手里买来稻米,掺杂上砂子石子用来压分量。一斤麦子换来的稻米除了上交实物之外,还可以有一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