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象(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诸藩之忠义,为抗虏师之残暴,地方钱粮,官员、诸镇将校任命当由朝廷统一安排,量才是用。方可集中川黔桂粤四省之有限财力、兵力,救亡图存,实现皇明中兴之伟业。此事,既由臣倡言,亦愿由忠贞营始。”

    一开始,高必正和党守素倡言愿意以忠贞营作为主力,东救广东。忠贞营此前几年在湖广战场上屡立战功,战斗力便是对上绿营精锐也毫不逊色,在南明诸藩镇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强兵。由忠贞营东进,这项提议一旦提出,当即就引起了朝中一些忧心国事的朝臣们的支持,甚至就连李元胤心里疑惑着高必正是来广东抢地盘的,却也没有好当面反对。

    毕竟,广东的局势每况愈下,他也实在没有无耻到可以告诉永历帝,他们“东勋”是有百分百信心击败尚可喜的。

    这件事情,涉及甚广,钱粮、调动、与广东诸军的协同作战,都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确定下来的。李元胤倒也不急于一时,即便楚党在朝中势弱,但是他也并非没有办法来杯葛此事。可是随着高必正将兵权、财权和人事权三权重新交回给朝廷的倡议被提出,不光是他,大殿上登时便是鸦雀无声,甚至就连永历帝也没有对此发表出什么看法来。

    说到底,高必正的倡议确实有利于朝廷的权威恢复,也有利于忠贞营在朝中的地位上升以及那些曾经跟着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彻底洗清“贼名”,乃是双赢的大好事。但是此事所涉巨大,尤其是对于始终在藩镇林立的状况下生存的永历朝廷来说,更是不能轻易做出表态的大事。

    嘉勉了李元胤、高必正和党守素三将一番,永历帝便忙不迭的让三人退下休息。眼见着这三个“惹事生非”的家伙退出了殿外,他才不由得松了口大气。

    此时此刻,杜永和的两封汇报情况的奏疏以及转呈的奏疏也已经送到。永历帝看过了奏疏,却又是一叹。

    “冯苍玉是个忠臣啊,可惜这样的忠臣又少了一个。”

    一旦想起那个扈从在侧,那个在他为难之际毅然决然的请旨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