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7章 曙光(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稀黄泥,造空心泥箭头,用手摇石磨打磨已经削成雏形的木箭杆。

    李中易一边到处晃悠,一边心想,除了流水线作业之外,完全可以采取三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的造箭,打磨、上箭头。

    据李中易自己的估算,按照三班倒的模式开展工作,造箭的效率,至少会提高50以上。

    别的都还好说,熟练的铁匠也就谢小三一个人,这就极大束缚了生产的效率。

    肿么办呢?

    李中易暂时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亦步亦趋的跟着谢小三学习炒钢之法。

    经过一天的暴晒,一夜的烘烤,可使用的空心泥箭头,已经有一千多只。

    谢小三炒钢的时候,李中易就手拿炭笔,和一叠白麻纸,站在他的身旁,仔细的盯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有不清楚的,就反复的询问,直到搞懂为止。

    经过仔细的观察,李中易发觉,谢小三很多时候也仅仅是凭经验推断而已,并没有精确的操作指南。

    李中易觉得,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生铁和木炭的混合比例,一是铁水熔化后,有什么反应?

    第一个问题,谢小三用一把不太准的杆秤,给予了回答,四斤生铁块砸碎之后,搭配八斤木炭。

    李中易也不知道谢小三的这个比例是从哪里来,目前为了应急,只要顶用,也就足够了。

    至于攀登科技树的事,以后有的是时间去实验。根本就是急不来的事。

    谢小三告诉李中易。出铁水的密封口的温度,如果隔着三尺远,都能够感觉到惊人的烫度,这就说明铁水化了。

    李中易一阵无语,不过,好歹他有了个参照物,寥胜于无罢了。

    早上第一炉铁水出炉的时候。李中易全程观摩了一遍,他发现,谢小三确实时不时的就伸手,隔着空气试探密封门的烫手程度。

    嗯,儒门士大夫根本瞧不上低贱的工匠,很手留下文字的记载,导致很多工匠的独门绝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