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氏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0节(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说这只是战术撤退,等到秦军攻破河东,晋军回援中原兵力空虚,他们马上就能杀个回马枪。

    有人说淮南富庶,东南财富聚集,两湖鱼米无数,还有通商海外的巨大利润,只要休养生息几年,大军又会兵强马壮,到时候百万大军卷土重来,必能夺取中原。

    说什么的都有,反正都是给立马撤军找理由,宽慰人心而已。

    临了,杨延广悲痛地做出了正式决定:大军立即撤回淮南!

    数十万大军撤离,还是在敌军杀到眼皮子底下的情况下后撤,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全军溃败,被敌军一路追杀尸横遍野。

    杨延广作出决定后,立即跟众臣商议退军方案。

    吴军撤退的最大障碍,无疑是符离已经被晋军攻占。这地方横在徐州城与淮河之间,虽然不是徐州与临淮、淮阴的正中位置,但晋军是会活动的,所以是个非常麻烦的存在。

    也是撤军的最大阻碍。

    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商议与推演,最终,吴国君臣拿定注意:以攻为守,派遣精锐主动出击吸引晋军注意,掩护主力分股分路迂回退往淮阴一带渡河。

    第九四九章 势如破竹(5)

    赵宁在符离城屁股还没坐热,就听说城外来了杨延广的使者。

    一问对方的身份,才知是杨氏族人,论辈分还是赵宁的长辈,且彼此之间十分熟悉,对方曾今在大都督府任职,国战时去了河东参战数年,算得上颇有功勋。

    杨延广这个时候派使者过来,赵宁并非不能理解,加之来的人份量不俗,赵宁没有不见的道理,抛开大晋太子、三军统帅这两个身份,他甚至应该主动出迎。

    不过赵宁没有着急动身,而是好整以暇地问身边的黄远岱:“先生觉得对方是为何而来?”

    见人之前总得推测推测对方的意图,免得到时候毫无防备应对不周。

    黄远岱摸了摸下巴,轻笑两声:“对方有什么目的并不重要,重要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