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7节(第6/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追捧,大量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涌入,最终造就了目前承顺五十三年里,预计总产销量超过两百五十万辆的庞大汽车产业市场。

    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个地步,或者说能够在短短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早期的原始内燃机迅速发展为当代成熟的各类汽车,是离不开帝国的庞大政策以及资金扶持的。

    当然,从技术发展,工业应用以及社会变迁等诸多角度去看,哪怕是没有帝国官方的直接下场大力扶持,随着时间的过去大楚帝国也能够发展出来如此庞大的汽车产业。

    但是这个过程可能就是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了。

    而帝国官方的大力扶持,大幅度的缩短了这个过程……

    而且帝国官方的大力扶持汽车产业,可不仅仅是单纯的投入,实际上官方获得的好处更多……比如汽车产业发展后所带来的大量就业岗位,民众的收入提升,还有税收的增加。

    早期为了鼓励汽车产业发展,曾经施行了多年的全额免税政策,后来汽车产业发展起来后,已经不再施行全免税政策,只是各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给予一些税收减免……总体来说,当代的汽车产业的税收已经享受一定的优惠。

    但即便是这种减免过后的税收依旧非常庞大,帝国官方从汽车产业里收上来的直接税收,那都是远远超过当年的对汽车产业扶持的资金成本……

    更不用说除了汽车产业的直接税收之外,还有大量的间接税收了。

    汽车产业是一种典型的龙头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其他诸多产业的发展,而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样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以及税收。

    所以,帝国官府在扶持汽车产业上,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付出。

    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大楚帝国在之前十多年里对内燃机产业以及后续汽车产业的一系列扶持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回报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甚至从整个帝国的政治经济民生等战略角度去衡量的话,所获得的回报甚至无法用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