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节(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登峰造极。”

    一个什么收益都还没给公司带来,甚至连一点发展潜力都看不到的艺人,刚开局就得弄掉公司20万,真当公司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杨若谦看到这个数字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才这么点?”

    他还以为得花个百来万呢……

    区区20万对于他现在的900万巨额盈利来说还远远不够啊。

    林曹心里感叹了一下杨总的大气,但秉持着一切为公司利益考虑的原则,继续打字道:“这只是上电视的费用,后续还有很多黑幕呢。”

    有黑幕?

    需要花钱的那种黑幕?!

    杨若谦闻言大喜过望,太好了——现在岿光不怕花钱,就怕没地方花钱,参加个综艺居然能有黑幕,不巧了。

    别说黑幕,没黑幕我还不去。

    杨若谦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没关系,为了公司艺人的发展,区区花点钱走通点关系算什么,有什么黑幕你尽管说来听。”

    林曹的回复速度依旧极快:“这类综艺节目是有淘汰机制的,每一次做完菜之后,评委会选出三份他们认为做得最差的菜,然后将这三人一一批评一顿,再在其中选择一人淘汰。”

    但做菜好不好吃其实非常主观,甚至比一个人唱歌好不好听都要主观。因为至少唱歌的话观众是能听到的,观众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

    而厨艺综艺,观众除了看个摆盘之外,就只能从做菜方式大致猜一猜这道菜的味道了。

    至于好吃不好吃,全凭评委三张嘴巴说了算。

    这也是为何,美食类的综艺始终比不上其他类型的综艺,生存空间极小。

    最大的原因就是观众的参与度不够,期待感不足。

    对一道菜品的好坏,观众没办法知道,自然也就对评委和参赛选手的各种情绪更难有代入感,对一个人的晋级一个人的淘汰更难感同身受。

    歌唱类的综艺甚至能弄点投票活动,让观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