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关注着舞台,虽然很对同道中人都调转矛头对向他了。一些讲义气的华人华侨开始尝试提醒作曲家看清形势,但是他们夸张的拍手挥手动作或者是大声叫好全肉包子打狗了,还搭进去好多灿烂表情。
这作曲家真是不长记性不知好歹,几分钟前他不是没领教到音乐厅里掌声雷喝彩翻腾是什么阵势,现在除了指挥家没在台上观众席并没少一只手一张嘴,黄毛小儿又敢目中无人了。也不用谁吆喝动员,越来越多的听众团结起来了要给作曲家点颜色看看。甚至连台上乐手们,包括首席威尔逊也开始堂而皇之地支持甚至鼓动观众,多半是因为之前响起的几声的“安可”这回又平息消失了,转移矛盾是个好方法。
经过本场音乐会的高强度磨合训练,听众群体还是形成了一些凝聚力的,只见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作曲家这边,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越来越多的艺术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问题,趋势很快变成了大流,大流很快凝聚成绝对主流。尤老师是真没骨气,看见情况不对他又边拍手边离开椅子,甚至跟杨主任拉开了点距离。
并没看到什么契机或者节点,似乎是事先约好了或者是真的有什么默契,本来人各有志的听众突然都动起来了,只用了几秒钟时间就达成了共同目标,并且非常顺利地实现了,也只有几秒钟时间,音乐厅里再次全体起立了,舞台上也有好多人趁机活动腿脚。
毕竟没有统一指挥,观众们的这一次的起立鼓掌缺少耶罗米尔一声令下后那种强烈的执行力战斗力表现,但是自发自愿的好处也很快就展现出来了,很多人要比执行指挥家的命令时更积极,甚至表现出了更强的进取心好胜心。而且比起执行命令时趋同的方式方法,现在的听众们似乎更具有主观能动性,观众席上不再是普遍的肃穆和机械的掌声,大家的表情更丰富了,甚至是感情更浓烈了。或许是因为之前大家是为了指挥家一起鼓掌,而这一次是为了彼此一起鼓掌。
不知道耶罗米尔是会有意见还是会觉得欣慰,在他离开了一
-->>(第8/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