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蛮能来钱的,不过这种东西……如果真出来了,怕有悖自己的初衷……
不自由了。还是闷声点财比较实惠。
“苏家少爷,我这一忙啊、倒是忘了……”
庄老头扶着脑袋走过来,“昨儿陈老爷让我跟苏家少爷说一声,说是……您上次那活字的事儿、他同意了,不过前提是您得在太学好好听课,不要太执迷于商途、以致本末倒置。”
苏进按住转盘,抬头确认,“此事当真?”
“陈老爷是这么吩咐的。”
呵~~这老头倒是有意思,既然应下了活字的事,却还让自己好好读书……看来、也是个好面子的人。我倒是要晾他两天,看他坐不坐得住。
也正好了、去那太学溜溜。
其实……他也是个好面子又很有玩性的人。
……
……
北宋太学,坐落于明德门直出御街武学巷横街东、与武成王庙隔街而望,学堂处所的前身是锡庆院,地方较小、几度重迁。不过在风雨飘摇了数十年后,最终还是挺了下来,如今太学招生放开门第限制,生额近三千人,已故朝廷特加赐朝集院房舍五十楹以供授业,远远望去,学斋屋舍连云如山峦起伏,瑰丽雄姿。再加上之后王安石三舍法推行,使得太学的展开始真正走向鼎盛,眼下单以声势而论,已经压过隔壁国子监了,而且太学史上譬如胡瑗、孙复、石介等知名直讲门生广布,那些门生、不是成了如今庙堂之高的宰执辅臣,便是享誉文坛的鸿儒大家,这也使得太学在仕林的地位被无限拔高,如今、俨然成了中央官方学府体系的主体中心,地位远四门学、广文学、武学、律学等旁支学府,乃是北宋学子至高无上的学府圣地,堪为后世的北大清华。
这太学里边的布景规划也无处不是充满着文人的雅趣。倒插入池的怪石头顶、有人执着笔正往上爬……题字,下边有男装的女学生招手鼓劲。参差的茂林修竹里传出野禽声,一只野鸡跌跌撞撞的跑出来,“咯咯咯”的、惊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