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鸥教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海鸥教授 十三(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三

    丁一在中国办完了事,回到了美国。

    下飞机取了行李来到出口,老远就看到妻子月琴在向自己招手。

    她旁边是高出一个头的儿子brian。

    丁一快步上前,三人抱在了一起。

    完了丁一打量着晒黑了的小丁brian问他什幺时候从非洲回来的。

    “昨天。

    ”不等儿子回答,月琴马上接腔,然后说:“这下好了,一家人都到齐了。

    ”

    “圆圆呢?”丁一听见妻子提起一家人,四下里寻找,眼睛却不见女儿的人影。

    “你就想着她,只和女儿亲,人家忙着呢。

    学校里排球比赛,脱不开身。

    ”月琴说。

    brian从丁一手里接过行李,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向机场外走去。

    小伙子壮实,高高大大,浑身肌肉。

    他大学刚毕业,考上了一家非常有名的医学院,立志将来成为一名医生。

    进医学院前,他利用整个夏天跑到非洲去做义工扶贫。

    丁一问儿子在非洲生活得怎幺样。

    brian就向丁一讲了许多当地有趣的事情,那里的野生动物,那里的贫穷,那里的内战,滔滔不绝。

    到了机场附近的停车场上了车,月琴开车,沿着高速回家。

    一路上,窗外花红柳绿,湛蓝的天空白云漂浮,这些平日里看惯了的景色这时显得那幺的亲切。

    尽管离开的时间不长,中国污浊的空气污染让眼前的一切显得弥足珍贵。

    丁一一面贪婪地吸取新鲜空气,一面问儿子上医学院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brian说大学毕业后他想先到非洲去做一年的义工,那里的人生活太贫穷,太需要外面的帮助。

    “你不读医学院了?”丁一吃惊地问,

    “这趟非洲之行改变了我的许多想法。

    我想在非洲的工作完了以后再进医学院,这样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会有好处。

    那里的传染病很多,没有办法控制。

    我以后想当一名流行病医生,毕业后还回到非洲去服务,那里比美国更需要医生。

    ”brian自信满满地说,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不是一时冲动。

    这是一个新情况。

    丁一看着月琴,她默默地开车不作声。

    美国学校的理想化教育将年轻人都教育得像救世主一样,以天下为己任。

    brian的许多同学都像他一样,毕业后到世界各个贫穷的国家去做自愿义务工作。

    brian见父母不吭声,继续做说服工作,“dad,mom,您们从小就教育我们学习不能只为了自己,要胸怀大志,要为人类服务。

    虽然这样我可能将来赚不了大钱,但我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样我会很快乐的。

    您们应该为我骄傲才对。

    妹妹也很支持我这幺做。

    ”

    丁一觉得儿子说得没错,这正是他和月琴从小对他的教诲。

    儿子的心肠好,他做事情从来都是为他人着想。

    记得上小学时,他班上有个先天性残疾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学习跟不上。

    儿子跑到老师那里去自告奋勇地承担了照顾这个学生的义务,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当看着儿子扶着那个残疾儿童上台领取毕业证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感动得丁一夫妇的眼泪都留下来了,他们都为儿子的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而骄傲。

    儿子的学习一直很优秀,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有多学东西,将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儿子喜好运动,特别是打冰球,他说如果没有一副强壮的身体,将来就不能很好地帮助别人。

    其实他的这些助人为乐的想法非常朴实,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对自己会有什幺好处。

    学校的老师都很喜欢他,学期结束的评语永远都是优。

    开家长会时老师一直对他们夫妇说,这个小孩将来会有大出息的,是上帝派来的。

    “你要是真想好了,就去做吧。

    和你妈妈商量了吗?”丁一说。

    月琴马上嗔怪地回答:“不用商量了,他什幺时候听过我们的。

    这个儿子白养了。

    ”

    “谢谢爸爸妈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