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一章 真正的嫡系(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大肆宣扬其人的……‘来头’的。”

    “钱定舫之左迁,”恭王说道,“确实是快了点儿。”

    “可是,”宝鋆说道,“若细论履历品级,你还拿不住他的短儿呢!”

    顿了顿,“这个钱定舫,是跟着轩邸打长毛起家的,一直呆在轩邸的幕中,但凡有‘保案’,必定有他的一笔,轩邸从美利坚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保到参议道了。”

    “打过了回匪、捻匪,加了按察使的衔;打过了日本,赏了二品顶戴;从上海到北京,入顾问委员会,主持‘调置司’,加了侍郎的衔——他的这个‘外务部尚书’,是‘署理’,不是‘真除’,以他目下的品级,最多只算升了一级,台面上看去,亦不为太过的。”

    恭王轻轻的“嗯”了一声。

    “六爷,人家一步一步,走得是快,可稳稳当当的,不摇不晃!旁人最多暗自嘀咕,轩邸‘任用私人’什么的,台面上。可没法子攻讦他坏了朝廷的体制。”

    顿了顿,“还有,设立‘外务部’。泰西各国一致叫好——这倒不不稀奇;稀奇的是,对钱定舫出任外务部尚书。也是一致叫好,说什么……哦,‘表示衷心的欢迎’——这可就有些稀奇了!”

    “也许……是瞅着朝内北小街的面子?”

    “刚开始的时候,”宝鋆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再仔细想想,不大对头呀,英吉利、美利坚、普鲁士、奥地利这些国家。是给朝内北小街的面子的——这不消说;可别的国家呢?法兰西、俄罗斯也跟着叫好呢,难道他们,也一般的给朝内北小街的面子?这,有点儿说不通啊!”

    “这……也是。”

    “我私下底请教了法国公使馆的一个‘一等秘书’,他说,这位钱大人,在上海的时候,在‘外交圈’里,就小有名气了,当时。轩邸和洋人打交道,不少事情,都由钱定舫出面办理。他和上海的各国领事,都熟识的。”

    顿了顿,“据说,先头,钱定舫是一个洋字儿也不懂的,为了和洋人打交道,快四十岁的人了,从头学了起来,几年下来。英国话、法国话,居然都给他学通了。俄罗斯话也能说一点儿,这一层。在洋人的‘外交圈’里,算是传为佳话了——这一点上,不论哪一国的洋人,都佩服他!”

    “哦……”

    “从上海到了北京,你别看钱定舫不怎么和朝臣们来往,私下底,却是各国公使的常客,彼此打得火热!——六爷,你说,他出任‘外务部’尚书,洋人们怎么能够不‘表示衷心的欢迎’呢?”

    “就是说,那边儿,早有……”

    “是啊,早有布置!六爷,你瞧瞧,这算计,不是‘国手布局’是什么?”

    顿了顿,继续说道:“‘他’刚到北京的时候——我是说,‘他’刚刚入直军机的时候,一个心腹都没有带过来,现在好了,可了劲儿地安插自己的人,尤其是这几个月——别的都不说,单凭这一点,就不对劲儿!”

    “这几个月……”

    “这几个月,‘西边儿’不在,只有老实头的‘东边儿’一个人,又弄了个‘黄白折’制度出来,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天赐良机,还不抓实了?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默然片刻,恭王又问道:“‘他’……还安插了什么自己的人吗?”

    “多了!譬如刑部!”

    “刑部?”

    “方子颖在刑部,”宝鋆说道,“做副堂做的好好的,咱们原本想着,他能够补上正堂的缺,不想前些日子,礼部侍郎出缺,‘上头’就把子颖调到礼部去了,这个事儿,六爷,你已是晓得的了。”

    “嗯。”

    在“恭系”里,方鼎锐的情形,和曹毓瑛、许庚身非常相似,都是军机章京出身,角色也类似,都是谋士一类。在辛酉政变中,亦同曹、许二人一般,与闻机密。许庚身、曹毓瑛两个,先后“叛”到了“关系”那边,方鼎锐在“恭系”中的位置,无形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刑部的汉尚书的缺,一直空着,满尚书麟昌庸庸碌碌,管不来事儿,刑部的事务,事实上是由方鼎锐抓总的。恭王和宝鋆的算盘,本来打得挺好:再过段时间,火候差不多了,就想个法子,叫方鼎锐补正堂的缺,把刑部真正拿在手里。

    方鼎锐调礼部,这下子,前功尽弃了。

    但“上头”这个安排,你挑不出什么短儿来,因为在台面上,方鼎锐不但是平级调动,甚至可以认为是升了半级。

    六部之中,吏、户、礼、兵、刑、工,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