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一章 真正的嫡系(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位,吏部居首,接下来就轮到户部和礼部了。户部掌天下财赋,论重要性,自然在礼部之上,但若论清要显贵,礼部却在整天和铜钱打交道的户部之上,因此,习惯上,礼部的地位比户部要高,仅次于吏部。

    刑部的地位,犹在兵部之后,所以,方鼎锐由刑部侍郎转礼部侍郎,就个人仕途而言,虽然是平级调动,却算是“左迁”。

    不过,再往上走,情况就不同了。

    方鼎锐有接刑部正堂的可能。但绝无接礼部正堂的可能。这是因为,礼部尚书极重资历,能坐这个位子的。必然是望重士林的大佬,翰林出身是最起码的要求。方鼎锐和曹毓瑛、许庚身一样,不过举人出身,进士都没有中过,更别说“点翰林”了。

    “谁来接子颖的缺,”宝鋆说道,“六爷,你大约还不晓得吧?”

    “不晓得。”

    “这个人,”宝鋆说道。“你十有八九,没有听说过——齐明堂,齐秉融。”

    恭王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齐秉融?似乎……有一点点印象,可是……”

    摇了摇头:“实在想不起来了。”

    “不过,”宝鋆说道,“若说起齐某人原本的缺分,你大约就能够想得起来了——江苏廉政专员。”

    “啊……是他……”

    这,又是一个“真正的嫡系”了。

    “当初,”宝鋆说道。“轩邸弄出个‘廉政专员’的花样,咱们聊起来,还觉得‘挺有趣的’。本来。朝廷经制中,并没有这个名衔,全靠六爷你一力主张,江苏才能够破了这个例,没想到——”

    说到这儿,一声冷笑:“现在,这个齐矮子,居然踩进来北京,踩到了咱们头上!这真叫——”

    顿了顿。“养虎为患了!”

    养虎为患?这个齐秉融,不算最大的那只“老虎”吧?

    恭王心中感慨。嘴上却说道:“佩蘅,话不能……也不必这么说——此一时。彼一时嘛。还有,什么‘矮子’不‘矮子’的,这个话,不好听。”

    “我不是在你这儿嘛,”宝鋆说道,“出了碧云寺,自然就会叫他‘齐明堂’的。对了,提起‘矮子’二字,还有好一段说头,目下的京城官场,都传开了!”

    “哦?”

    “这个齐秉融,原本是镇洋县的正堂,后来因为闹亏空,丢了差使——不过,现在外边儿都在说,齐某人任上的亏空,其实不关他自个儿的事儿,是‘流摊’到了他的头上,赔不出来,才被撤了差。”

    “流摊赔累?——多少?”

    “大约千把银子吧。”

    恭王大奇:“千把银子都赔不出来?镇洋……是太仓府的首县吧?那儿可是鱼米之乡啊。”

    “我也不晓得是真是假,反正都这么说就是了。”

    顿了一顿,宝鋆冷笑:“惟其如此,才显得人家清廉啊!——不然,怎么做‘廉政专员’呢?现在外边儿都在说:齐县令后衙种菜,夫人纺布为衣,太仓何人不晓?”

    “……嗯,有点儿意思。”

    “真正有意思的在后面——撤差之后,混了一段日子,齐明堂拿了徐荫轩的一封‘八行’,跑到江苏巡抚衙门,求见轩邸。”

    “徐荫轩——徐桐?”

    “是——徐荫轩是齐明堂乡试的座师。”

    “这可真是没想到。”

    “六爷,还有你想不到的呢!”

    顿了顿,宝鋆说道,“当时,轩邸还是很给徐荫轩的面子的,说是要派齐明堂一个苏州织造衙门的差。”

    “苏州织造衙门?出息很不错呀。”

    “是——可是,没想到人家齐明堂另有想头呢。他一听‘苏州织造衙门’几个字,就变了脸色,站起身来说,‘下官当不起大人的栽培,不敢再耽误大人的功夫,这就告辞,’云云。”

    恭王一怔:“那是为什么?”

    宝鋆含笑说道:“人家以为,织造衙门是优养闲人之所,自问呢,还是能为国家做一点实事的,不愿坐领干饷——不过,这个话,当时还没有来得及说。”

    恭王心中微微一震。

    “这位齐明堂,确乎不是凡俗之辈——不过,若不愿领受逸轩的好意,尽可委婉陈词,上官还没有端茶送客,他自己就要拂袖而去,未免太扫逸轩的面子了。”

    “可不是?轩邸立马就火了,不但拍了桌子,还要摘齐明堂的顶子——齐明堂当时的品级,是候补同治。”

    “嗯,当时……逸轩刚刚封了侯爵,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