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很经典,但也不好讲,要慢慢拆分:「嗯……先从白公的思想开始谈吧,你们前面也听出来了,他曾采用老庄思想,不过他本身毕竟是个儒家T制出来的读书人,中心思想自然偏向儒家,加上当朝佛教也十分鼎盛,他亦信佛,可谓兼采各家思想,不偏重一方。」
庄薇钰知道,白居易是思想很多元的存在,随着际遇不同,思想也在转变,这也是很多人愿意使用的处世之道,当然,也有极偏一家的人,b如说韩愈重儒家,这并不分好坏,只是各自的观点不同罢了。
见目前的知识点几人能够消化,阮不忧续道:「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白公在〈中隐〉之中,融合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知足知止以及释家的随缘自适,构成了中隐这个选择。所谓中隐讲白话一点就是,在飞h腾达跟深居简出之间巧妙地调和,让他在政治上不太成功,不会遭人算计,却也因为有官职,经济上还算丰约,算是一条介於入世、出世之间的中间道路。」
「厉害了,在别人纠结要明朝散发弄扁舟还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候我们乐天已经开始自创流派了。」庄薇钰感慨道。
说实话中隐虽然有弊端,但对於她这种没有崇高理想、只想中彩票或当米虫的人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符合人X的选择。
「这个年代的国家栋梁,怎生如此不禁倚靠呢。」阮不忧长叹一声,语带揶揄,庄薇钰才发现自己把内心想法嘟囔出来了,後知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阮不忧也没和她计较,只又调侃了几句,续道:「中隐可不只於此,它对宋以後的人也影响巨大……啊,我先讲明白隐逸的象徵好了。要知道在儒家,隐逸是用於入世前後权衡得一种指向,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隐逸在儒家,是一种士不遇得JiNg神寄托方式;而所谓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道家得隐逸是一种明哲保身,也是安抚人们内心,始知选择以静制动的方式。」
「这两者中,隐逸似乎都有远大的立意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