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文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百九十八章 儒学正宗(第6/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经义策论并重,朝堂上公卿已是在谈论了。不久士子间怕也是要议论。”

    林歆闻言吓了一跳,竟还有此事。

    确实如此,这样议论,也正在翰林院展开。

    这件事从头到尾是这样的,就在快要过年的时候,礼部观政主事郭正域突然上奏天子,恳请明年的礼部会试一改以头场为主的惯例,将第三场的策问改到第二场,然后头场与次场并重取士。

    此事一出,也有数名官员上书表示附和。

    在朝上的官员也是明眼的看出,在这摇旗呐喊的都是'事功党'人,就是平日在朝堂上动则谈论'事功','林学'的年轻的官员。

    这些官员人数就几个,本来不值一提,但是自'林学领袖'林延潮任侍讲学士后,却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众人仍不在意,这时候都快过年了,衙门里谁也没想着来年三月会试的事,这样的讨论大概要等到正月以后,衙门开印时再说。

    但没料到天子突然下旨,着此事由翰林院院议,礼部部议各自讨论后,分别上呈御览。

    如此众人就不得不重视了,莫非圣意也是在此吗?

    所以这日翰林院包括庶吉士在内,所有检讨,编修,修撰,侍读侍讲,众学士都在,决定就此议论一个章程来,然后上报天子。

    学士厅里众人各自讨论,众翰林不时讲目光看向上首的林延潮。

    郭正域是林延潮的半个门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事是不是他在背后鼓捣出来的?

    很有可能,林学主张在于学以致用,主张将所学能够经世致用。

    头场的四书五经都是经术题目,至于策问就偏重于致用。

    所以若是策问可以采纳,必对科举取士产生震动,这对于事功之学是有利的,但对于原先沉浸于理学的读书人不利的。

    理学的主张是什么,用东林书院的话来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