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令全力侦查,相信很快会水落石出,请皇上多宽恕一点时间。”李岘连忙应道。
也不知谁造的谣,说李朝隐“老不中用,准备做缩头老乌龟”,为了证明自己,亲自弹劾自己,事情比李岘想的还要严重,只能能做的,就是多争取一点时间。
一千两黄金对别人来说是一笔巨款,对出身高贵的李岘来说,可有可无,问题是这件案已经通了天,想不抓紧都不行。
李朝隐再次发声:“皇上,此案影响甚大,上至朝廷百官,下至贩夫走卒都在热议此事,再加上很多闲杂人为了巨额悬赏进行,对长安的治安也是一个隐患,老臣窃以为要重视此事,应给李兆尹设立一个限期,务必在限量内破案。”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李朝隐再次用行动显示自己“不畏强权”。
“言之有理,李卿家,那就以七日为限,务必有限期内破案。”李隆基当场作出宣判。
七天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李岘闻言犹豫一下,有些无奈地说:“皇上,因为此案影响甚大,刚才李大夫也说了,受到巨额赏金的影响,长安多了很多闲杂人士,给长安的治安带来很大的压力,京兆府的任务本来就重,现在要分出更多的人手去应付这种情况,以致查案的人手紧张,就怕查案有影响,微臣恳请刑部能抽调刑侦方面的好手协助办案,有刑部的援手,微臣有信心七日内破案。”
皇帝金口一开,这件事就不能勉回,李岘也不敢跟李隆基讨价还价,脑中灵光一闪,就把刑部也拖下水,算是变相要点援助。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脚,李隆基都不了案情,也不知破案的艰难,一张口只给了七天时间,李岘心里暗暗叫苦,眼珠子转了转,硬是把刑部拉进来,到时就是不能完成任务,刑部也可以替自己分摊一点责任。
这话听起来也合理,李隆基转而对刑部尚书方开望道:“方卿家,刑部方面没问题吧?”
方开望原是魏州刺史,也算是郑鹏的熟人,后来先是提拨进了长安,分配到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